top of page

認識你看不見的老化問題(單元二)看不見的事實:的確!你沒有生病,你的病痛只是老化的症狀。

  • 作家相片: 曹昌堯 博士
    曹昌堯 博士
  • 2019年6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19年6月18日






到了2025年台灣將會20%的人口大於65歲,網路說現在老年人的定義應該是75歲或更老!你當然可以不承認自己老,但是你的身體器官會幫你主動說明白。

接續前文:認識你看不見的老化問題(單元ㄧ)


(三)器官退化導致無法激烈使用(體適能不足)

器官退化與損毀意義是不同的,退化的器官在醫學的檢驗中往往仍然呈現正常的數值,70歲的你很容易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但是醫生會說:「你的肺部X光還有心電圖看起來,心肺都正常啊!」。在醫學上沒有疾病就是正常,但是,沒有疾病不表示器官的功能與年輕的時候一樣。神經、心肺的反應變慢加上肌肉萎縮、張力不足,讓你運動起來變得沒有力氣、氣喘如牛,醫學上常把這樣的問題歸納為「體適能不足」。體適能不足不只有發生在心、肺及血液循環系統,也會發生在胃腸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與便秘;在泌尿道會造成頻尿;嚴重者,女生會產生漏尿,男生會造成小便困難等問題。改善體適能不足,只有靠持續性、且具有一定強度的運動來維持你的肌肉、骨頭以及心肺正常運作。對大於65歲的老人而言,爬山或游泳是很適合的運動;同時,避免過量與刺激的飲食,減少(最好是微量)咖啡、茶與酒精的攝取,不要挑戰你的胃腸機能,是基本的養生之道。


(四)該收縮或該放鬆的功能不彰(縮放難自如)

人體的器官非常的奧妙,經常利用收縮與放鬆的交互作用來進行正常運作,例如:眼球的睫狀肌在看近的物體時會收縮,使得眼球的曲度增加,造成類似放大鏡的效果,當看遠處的時候睫狀肌會放鬆,較平的眼球可以看得更遠。當你老了,睫狀肌的收縮功能不彰,害得你無法看清楚近的東西,這就是「老花眼」,老花眼可以從40-50歲就開始。胃的噴門介在食道與胃之間,食物進入胃腸道之後,噴門會收縮以防止食物逆流至食道及咽喉,因為胃酸很酸(pH值為1.5〜3.5),如果逆流到食道及咽喉會引起食道及咽喉發炎,造成胸部疼痛與咳嗽,這就是「胃食道逆流症」。中年之後,許多人常被胃食道逆流困擾。老花眼與胃食道逆都是老化的問題,老花眼配個老花眼鏡就可以矯正,但是胃食道逆流就困難許多了,雖然有不錯的藥物可以控制症狀,但是,遠離咖啡、茶、煙酒,拒絕辛辣、刺激及過酸的食物與水果,以及飯後兩個小時內,不要上床睡覺是改善症狀的不二法門。

相對於上述四個你比較不容易發現的老化問題,下面兩個老化問題你可能早已注意到,卻往往不肯承認他們。


(五)肌肉萎縮、關節生銹、骨質疏鬆(七零兼八落)

人體就如同一部汽車,肌肉、關節與骨頭經過幾十年的長期使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耗損與毀壞。有些人可能因為過度使用、外傷或疾病造成殘障,但是健康的人,在某個年齡(譬如:65歲)之後,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失能」。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會隨著年齡老化的議題,每個人都了解,但是卻多不肯承認它,不但不做好防護措施,甚至恣意的使用,總是認為以前可以做得到,現在為何不行。骨質疏鬆的認知、診斷與治療,以及防撞、防跌是老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課題。骨質疏鬆通常沒有什麼症狀,即使偶爾有一些酸痛,大部分的人也會不以為意;所以每個人(男人60歲以上、女人55歲以上)都有必要做一次骨質疏鬆的檢查,了解自己的骨本夠不夠。「老」是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老化既然無法防止,陽光、運動及多攝取含鈣與維他命D的食物是減緩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


(六)全身脂肪重新堆積與減緩燃燒(變形美金剛)

中年肥胖雖然導因於基礎代謝率減緩,但是飲食的總量與內容沒有隨著年齡調整才是主因,過多的糖分與脂肪的攝取,導致體內脂肪增多。但是,老了之後(65歲以後)食量往往減少、體重減輕,卻發現減掉的是肌肉卻不是掉脂肪。中老年(50歲)之後脂肪的燃燒減緩,全身的脂肪開始進行位移,離開乳房移居肚皮、離開額頭移居腮幫,凡是重力所到之處便是脂肪移居的地方。增加脂肪燃燒、減緩脂肪位移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還是適度的運動、再運動、再運動。


結言:老化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卻不是疾病,認識老化、平常心對待它,不要把老化當成疾病,胡亂就醫與吃藥。最後,均衡飲食、持續運動與充足睡眠,仍然是延緩老化最重要的法門。但是,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卻不一定能持續修練。




Kommentare


©2019 by 曹昌堯醫師診療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