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曹昌堯 博士

水噹噹、身體裡的水世界

已更新:2019年6月18日




人類跟所有的生物一樣:水太少、會枯萎而亡,水太多、會淹沒而死!

人若能適當地喝水:不僅會讓你身體健康,而且會讓你外表看起來水噹噹!

一天到底該喝多少CC的水?

答案不是2000 ml,也不是3000 ml,而是要喝到能夠讓你一天產生1,500 ml尿液的水量。

這是什麼意思?請耐心看完下文。


(1)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

水無所不在!水是讓萬物生生不息的必須物質。水除了單獨存在時,顯示我們熟知的三態變化:冰、水和蒸氣之外,它還存在於絕大多數的生物體,和多數的非生物體內。在我們認知的生物體內,從最原始的病毒、細菌,依次的單細胞、多細胞的動物及植物,似乎沒有水就沒有這些生命的存在。人類對水的依存,相較於其他動植物,更顯得嚴格;人類可以3週不進食,但是3天不喝水就無法存活;除了空氣中的氧氣,(人類沒有氧氣3分鐘就會死亡),水是人類存活最重要的物質之一。


(2)水是人類身體最大的組成分:

人體的重量大約60%是水,以一個體重七十公斤的人來講,他的身體有42公斤的組成分是水。這解釋了,以體重來分級的運動比賽,會聽到運動員在比賽過磅前,利用喝水或不喝水來控制些微差異的體重。事實上,成人或小孩體內的含水比例也不太一樣,一個新生兒可以含水到75%,但是老年人可能只剩下50%。另外,因為肌肉的含水量比脂肪高,所以肌肉比較發達的人含水量比較高,相反地,脂肪比較多的人含水量比較少。


(3)不同的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人體的器官因為功能不同,所以含水量也不同。大家都知道,血液負責運輸生命所必須的氧氣跟養分,他的主成分有94%是水分;心臟、肺部、大腦和腎臟的水分各大約佔了75-85%;肌肉跟骨頭的含水量比較低,但是,骨頭裡水的成分也佔了30%以上。比較有趣的是,事實上眼睛的含水量高達95%,我們常常形容一個美女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非常合理的形容詞。


(4)水對人體至少有五大功能:

水幾乎參與人體所有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說,所有器官的運作沒有水是無法進行的。

1. 首先,如同水擔任地球環境穩定的重要角色,水也參與身體環境的重要調節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體溫的調解。人體的幾十億個細胞,無時無刻不進行著氧合或無氧合的化學作用,這些作用產生的熱就是體溫的來源,然而,同時也需須要靠水來做溫度的調節以免體溫過熱。這也是,為什麼脫水時體溫會升高的原因。

2. 其次,如同用水來清洗污垢一樣,水也負責排除我們體內產生的各種毒素。不論是從消化道還是呼吸道,為了生存我們每天得攝取各種的食物和呼吸空氣,這些東西本身含有,或是經過消化、代謝和使用之後產生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透過血液(含大量水分)的攜帶送至肝臟和腎臟,這兩個器官負責處理和過濾這些有毒物質,再透過尿液及糞便將其排出。

3. 人體要正常活動,當然得仰賴四肢及全身的各個關節,在適當的時候做出適當的運動。關節的彎曲與延展,需要關節腔內的潤滑液來潤滑與保護關節。水是關節腔內最主要的成分,身體一旦缺水,關節腔就會變得乾燥,產生疼痛,最後造成傷害,嚴重的時候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4. 氧氣,是身體各種器官正常運作最重要的元素,水負責協助將氧氣攜帶到全身各個須要的地方,讓氧氣可以有效地運作。當我們缺水的時候,肺部沒有辦法有效地運作並攜帶氧氣,我們會覺得呼吸困難;當肌肉缺水的時候,就會無法有效進行有氧代謝,輕微時會出現酸痛,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橫紋肌溶解,並併發酸中毒與腎衰竭。

5. 最後,水負責協助消化作用的進行。當你咀嚼食物的時候,需要唾液的協助,因為唾液的主要成份就是水。當你缺水的時候,會覺得口乾而且無法有效地咀嚼與吞咽食物。另外,當咀嚼過後的食物進入胃腸道進行消化與吸收,甚至最後食物的殘渣化為糞便排出時,都需要水的協助。

這個時候你已經可以了解,為什麼人沒有喝水便活不下去的道理。然而,喝「過量」的水卻也會造成腎臟、心臟、肺臟的負擔,尤其是有心臟病或腎臟病的患者,過量的水甚至會造成器官衰竭與死亡。所以,一天應該喝多少的水?就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

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基本的法則就是要維持身體的水平衡;簡單地說,就是一天從你的身體流失多少水,你就得補充多少水。正常的狀況下,每人每天大約流失 2500ml 的水分,包括皮膚表層(500 ml/天),呼吸的過程(350ml/天)、尿液(1500ml/天)及糞便(150ml/天)。在前半段我們已經提到,身體內的每一個器官都含有大量的水分,不管在細胞內還是細胞外,水除了維持細胞與器官的正常運作外,還負責維持細胞內、外環境的滲透壓。例如,血液的組成成分有94%是水,當水的比例過多的時候,會造成滲透壓下降,進而影響在血液中流動的各種細胞,例如白血球與紅血球的功能,嚴重時導致細胞死亡。相反地,水的比例過低的時候,會造成滲透壓過高,引起相同的後果。

針對水平衡與滲透壓的控制,身體有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當你喝的水太少,進而造成血液的滲透壓過高時,我們的腦下垂體就會感應到這個變化,傳遞訊息給腦下垂體分泌抗利尿荷爾蒙(ADH, anti-diuretic hormone) ,抗利尿荷爾蒙透過血流傳送到腎臟,作用在腎臟的腎小管,促使它回收原本要排除在尿液的水,藉以維持血液裡面的含水量,並穩定血液的滲透壓。這個機轉說明了為什麼水喝太少,或是汗流得太多時,小便的量就會減少的原因。同時,當血液滲透壓太高時,接收到這個訊息的腦下垂體也會傳遞訊息給大腦,產生口渴的感覺催促你去喝水,以維持身體的水平衡。

暸解了水在身體扮演的角色和運作的機轉後,我們現在應該能明白「適量」地喝水的重要性,每天喝水過多或過少對身體都是有害的。然而,每一個人的生活以及工作的環境與內容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因為每一天的活動內容不同,甚至在生病時,例如感冒發燒或腹瀉的時候,每天經由皮膚、呼吸道及胃腸道排出的水分都有差異。所以,當你問我每天該喝多少水?其實沒有正確的答案。正確的解答是:為了讓負責執行水總量調節的腎臟,能夠維持正常而有效率的運轉,並且為了保護它,不要因為水灌流太少或是太多而造成損壞,或是因為灌流太少而產生泌尿道結石,建議你每天應該要喝水到,能夠讓你產生1,500ml 的尿液的水量。例如,當運動或工作而經由汗水流失大量的水分時,就須要補充更多的水來維持尿液的總量;生病時因為發燒或是腹瀉,醫生建議你補充更多的水分也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一個在室內工作的正常人,如果要維持每天排出1,500ml 的尿液,加上肺部、皮膚以及糞便的水分排出,每人、每天適當的水分攝取總量應該是2,500ml 。這中間包含你喝的湯汁、飲料以及食物裡面的水。然而,湯湯水水的,真的很難估計自己一天中到底喝了多少水;所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確保自己一天能夠上 6 到 8 次的廁所,一般成人上一次廁所解出的尿量大約是200-250 ml,如此便能保持每天排出大約1,500ml 的尿液。

通常,我每天早上醒來、刷完牙後,讓自己先喝下 500 ml 的溫開水,上班後再為自己準備ㄧ壺 1,000ml 的開水。並且在下班前喝完,其餘1,000ml 的水在三餐中補足。如果是運動或在戶外長時間工作,大量排汗或經由肺部排出水分的時後,喝水量就以維持每半天有 3 到 4 次的解尿為原則。


小小的撇步,幫助你健康的過一生!

請記得,每天至少要有六次以上的上廁所解尿喔!曹昌堯 祝福你




17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