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認識你看不見的老化問題(單元ㄧ) 看不見的事實:的確!你沒有生病,你的病痛只是老化的症狀。

  • 作家相片: 曹昌堯 博士
    曹昌堯 博士
  • 2019年6月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19年6月18日




到了2025年台灣將會有20%的人口大於65歲,網路說現在老年人的定義應該是75歲或更老!答案呢?

別相信網路的傳言,當你老了還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你跟的上時代)不代表你的身體器官會延緩老化的時程。科技可以延長你的壽命,但是無法阻止你的老化,減緩身體的老化要靠平日的修練與保養。


前題:醫生不會醫「老化」

上課時,醫學系的學生最關心的議題是:「如何診斷疾病,並且治好它。」,事實上,七年的醫學系課程也只有教授疾病的課題,從來沒有教導老化的議題。所以,醫生只會看「病」,不會看「老」。這就告訴你為什麼當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帶著全身的病痛到醫院求診時,醫生看了半天、做了一堆檢查,最後告訴他說:「你沒病,請你回家!」。這些朋友經常帶著挫折,一家醫院換過另外一家醫院不斷地求診,心中有無限的疑惑:「說我沒病?我以前不會痛啊,為什麼現在會痛?我以前不會咳啊,為什麼現在會咳?⋯」本篇文章將告訴你身體器官老化帶來的一些症狀,讓你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老化,並且接受老化所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的不適。


事實:你只看得見「你看得見的老化」

事實上,老化不是只有頭髮變白、眼睛變花、皮膚變皺而已;老化發生在全身所有的組織與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它不斷地衍生,啃食著、啃食著你,從來沒有一刻停歇。雖然,每一個人的發育的時程稍有不同,一般而言,18到22歲時身體的組織與器官發展到了最頂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40到45歲的時候,所有老化的症狀就逐漸明顯,當白髮變多、眼睛老花開始困擾你的時候,你的肩、頸、膝關節也開始疼痛,腹脹、排便不順的現象也開始出現。中、老年人有許多的身體不適其實是組織與器官老化的現象,本文挑選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系統性討論。


知識:認識老化的症狀可以活得更安心

(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交替不良:

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互相拮抗,調控身體所有器官的運作。當你吃飯的時候副交感神經開始運作,讓消化素開始分泌、胃腸道開始蠕動;相反地,交感神經被抑制,讓全身肌肉放鬆,腦袋放空開始享受美食並進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當你年輕的時候,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交替工作、交換快速而順暢,你可以運動完後接著吃飯,或者是吃飽後接著運動,而不會感覺到胃腸道的不適。但是當你老了,就必須給神經系統更長的時間去調適,而且胃腸道的蠕動、消化與吸收的功能也變差,所以老年人常會有胃腸道不適,例如:反胃、腹脹與便秘等。老年人如果做胃腸鏡的檢查,常常會發現胃壁、腸壁的黏膜產生萎縮性發炎的現象,尤其是長期喝酒、抽煙的人會更明顯。更特意的舉例就是:副交感神經負責陰莖的勃起,相反地,交感神經負責射精,當你老了,這些神經可能都不太聽話(這樣你認老了嗎?)。喝熱湯的時候,交感神經應該興奮以避免水分從鼻腔的粘膜中滲透出來,如果交感神經反應不佳,就會一邊喝熱湯一邊流鼻涕,現在你懂了嗎?阿公為什麼常常喝熱湯的時候留鼻水。臥榻上的病人或身體虛弱的時候,會突然間、莫名其妙的全身冷汗,就是因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拮抗不良,當受到外界的環境刺激或是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造成流汗所致。


持續、固定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這些好像是老掉牙的建議!)可以延緩與改善這些神經系統的亂象。

(二)基礎代謝率不斷地降低:

當你躺著不動,甚至在睡覺的時候,你身體的所有器官還是繼續在運轉;這些器官運轉(心跳動、肺呼吸、肝排毒⋯)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對一個常態坐辦公室上班的人而言,他每天所攝取的能量2/3以上(基本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 BEE),都消耗在基礎代謝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率不斷地下降;當你60歲的時候,你的基礎代謝率會比20歲時至少下降20%以上,再加上,中年以後運動量越來越少,或是為了減重造成飲食不均衡,反而會加重肥胖的現像。這也是中年以後明明越吃越少,卻越來越胖的原因。所以,中年發福是一種老化的過程。老年人的體重控制,應該要搭配適當的運動與飲食內容的改變,建議減少肉品與脂肪類的攝取,增加蔬菜與水果的份量(這些好像也是老掉牙的建議!),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總卡路里熱量的攝取,還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與便秘的現象。另外,基礎代謝率降低最明顯的影響就是: 容易疲勞而且不容易恢復,許多中老年人常常在門診抱怨「沒有精神與體力不濟。」。另外一個不容易注意到的影響就是:身體修復的能力變差,感冒拖的很久、傷口不容易痊癒。


中年以後(或說更年期以後)負責種族延續(傳宗接代)的功能結束,全身的組織與器官開始衰老,基礎代謝跟著下降,這是世代交替的自然法則。

下期的單元內容預告:

認識你看不見的老化問題(單元二)

(三)器官退化無法激烈的使用(體適能不足)

(四)該收縮或該放鬆的功能不彰

(五)肌肉萎縮、關節生銹、骨質疏鬆

(六)全身脂肪重新堆積與減緩燃燒



Commenti


©2019 by 曹昌堯醫師診療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