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當醫生?學會正確看醫生、快且準!(系列報導之一)第一章:常見症狀的疾病排除,四寇之首:咳嗽
- 曹昌堯 博士
- 2019年6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19年6月18日

聽說:咳嗽是最常見也是最難纏的問題
咳嗽、胸痛、腹痛及頭痛是一般人最常出現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只是輕微的生理性異常,會自然痊癒;但也可能是重大疾病的表徵,不能掉以輕心。本文將教你如何自我研判症狀的導因,並且學會精準的描述症狀以及正確的看醫生。
原罪:呼吸系統須要24小時承受環境的污染物
人體大部分的器官都與外界環境有良好的隔絕,但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還有頭部的五官,卻因為維持生命的必要,隨時須要與外界接觸。呼吸系統起至鼻腔、咽喉,再至氣管、支氣管,最後到達肺泡,整套系統分分秒秒暴露於環境中的空氣。因此,呼吸系統須要隨時承受空氣中的溫度、濕度變化,以及吸入空氣中可能帶有的各種環境污染物(例如:汽車或工廠所排放出來的有毒氣體),或是病原菌(例如:病毒、細菌或是黴菌)。當呼吸系統遭遇到這些足夠造成身體危害的物質時,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提出警告或是進行保護的動作,「咳嗽」就是呼吸道最重要的一種防衛機制。
期許:咳嗽症狀自己先學會觀察與描述
台灣有句俗話說:「做土水的驚抓漏、做醫生的驚治嗽」。可見咳嗽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難處理的一種症狀。一般感冒所引起的咳嗽症狀,通常會在一週內逐漸緩解,並且很少會持續超過三週;而且,感冒起因於病毒感染呼吸道,通常好發在秋冬的季節,不會有人一年到頭都在感冒。咳嗽超過八週,醫學上稱之為慢性咳嗽;除了慢性咳嗽須要外,急性咳嗽如果伴有發燒或咳血,或是急性咳嗽當作感冒治療超過三週還無法痊癒,都應該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做出正確的診斷。此時就醫的你,有責任先確認自己咳嗽的一些特性。例如:咳嗽是否大多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跟溫度的變化有沒有關係?是否每年都在秋冬的季節發生?咳嗽時會不會伴隨痰液咳出?痰的顏色是白色還是黃色?痰液有沒有臭味?有沒有伴隨鼻腔或咽喉的症狀?例如:打噴嚏。清楚而完整的症狀描述,有助於醫師更快速和準確地作出診斷,或是決定要安排哪一些檢查。以氣喘患者的咳嗽為例:病人會描述症狀好發在秋、冬的季節,通常在半夜時會咳嗽咳醒,咳嗽時伴隨白色、牽絲狀的黏液;有些病人會同時有鼻子過敏,常打噴嚏的現象。如果病人能夠這麼清楚的描述這些典型症狀,醫師下診斷就非常容易了。
辨別:自己分辨出生理性與病理性咳嗽
一般,我們可以將咳嗽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的咳嗽。生理性的咳嗽或許可以自己再觀察一段時間,不必急的就醫。但是病理性的咳嗽一定要馬上去看醫生。基本上,急性咳嗽伴有濃的黃痰,伴有發燒或呼吸困難,或是伴隨咳血,大多是病理性的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肺炎、肺結核,甚至肺癌。慢性咳嗽伴有黃痰或是呼吸困難,則可能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是支氣管擴張症等也屬於病理性的咳嗽。然而,生理性咳嗽比病理性咳嗽還要常見;它常見於老年人、呼吸道敏感的人、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的患者,以及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老化的過程不是只有頭髮變白、皮膚變皺,呼吸道的黏膜也會退化變得敏感而脆弱,當外界溫度快速轉換(例如:夏天進出冷氣房,冬天走入寒冷的戶外。),或是進食過冷或過熱的食物時,因為降低或升高口腔、咽喉的溫度都會引起咳嗽,或是流鼻涕。呼吸道敏感的人和老人一樣有著敏感的呼吸道黏膜,所以會產生類似的問題;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的患者會因鼻涕逆流到咽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因強酸的胃液逆流到咽喉,刺激咽喉產生咳嗽的現象。退化性和敏感性的呼吸道黏膜問題,只要保持溫暖就可以改善症狀,至於鼻炎或胃酸逆流的問題,就須要適當的治療或改變飲食的習慣,才能有效改善咳嗽的症狀。
結論:咳嗽時做個有智慧的病人,可減少不必要的就醫
咳嗽會因為疾病的原因及致病的機轉不同,產生不同的表徵,或是伴隨其他症狀,仔細觀察並記錄自己咳嗽時的種種特徵,並清楚地告訴醫生,將有助於醫生為你做出正確的診斷,早日治好你的疾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