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癌不癌由不得你嗎?(系列報導之一)

  • 作家相片: 曹昌堯 博士
    曹昌堯 博士
  • 2019年6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19年6月18日

  • 你相信嗎?百分之四十的癌症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 你知道嗎?因為先天基因異常而罹患癌症的比例是常少的,絕大多數的癌症來自後天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不良,或生活與工作環境的汙染

  • 你認為下面那個因素會造成癌症?(1)抽菸(2)肥胖(3)喝酒(4)紅肉(5)感染。

  • 你想要知道這些答案嗎?請耐心看完本系列的文章。




(一)癌症的起源

2014這一年,台灣人死於癌症的人數達到4萬6千多人,佔這年所有死亡人口的3成。癌症的可怕在於它「來無影」,卻讓你「去無蹤」,以最常見的肺癌為例,從發現到死亡,平均存活只有一年。我的病人,最常問我的問題是:「醫生我什麼事也沒做,為什麼會得肺癌?」;大多數人都自認為無辜地被癌症纏上,然後死得不明不白!「罹癌」以經是現代人最害怕與悲哀的一件事情。然而,依據美國及歐洲的研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透過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生活與工作環境的污染防治來避免的。

皮膚、呼吸道、胃腸道及人體的多數器官,會因為受傷而進行修護,修護的過程會進行細胞分裂;每一次的細胞分裂,基因產生自然突變的機會約有十萬分之一,但是若在外在的因素例如:輻射線、紫外線、亞硝酸鹽的作用下,突變的機會就會高出許多。基因突變的細胞會產生無法控制的分裂,如果體內的免疫系統無法適時的清除這些異常的細胞,就形成癌症。所以,生活、飲食習慣及環境的因素,占所有癌症形成的絕大部分的原因,相對的,因為先天基因異常而形成癌症的情形,其實非常少見。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建議透過下列的生活飲食改變,來減少癌症的產生。包括:杜絕香菸、維持正常的體重、少量飲酒、吃健康及均衡的食物、維持運動、避免一些特殊的感染、安全的享受陽光、避免致癌的工作場域等。這些建議大家可能都相當熟悉,但是個中的原委,大多數的人可能只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耐心地讀完下文,相信可以為你建立起一個更清楚的癌症預防觀念。


(二)吸煙是導致癌症最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科學證據上,吸煙導致癌症已經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不幸的是,因為龐大的經濟利益和稅收,沒有一個政府有膽識與魄力關掉境內的任何一家煙草工廠。1/4 的癌症死亡導因於吸菸,所有的癌症有1/5都跟吸菸有關。香煙燃燒後產生的焦油 (Tar) 含有數十種的致癌物質,其中確定的有benzene (苯), polonium-210 (釙), benzopyrene (苯并蒎) and nitrosamines (亞硝胺).

,這些物質會直接破壞細胞內的DNA造成DNA的損毀;同時,焦油內的稀有金屬鉻(chromium)會與上述的致癌物質結合,加重DNA的破壞,砷 (arsenic)與鎳 (Nicole)會干擾被破壞的DNA的修復。被破壞的DNA造成細胞分裂失去控制,產生了癌變細胞。少數的癌變細胞或許可以透過身體的免疫系統去清除,但是長期不停的吸煙所造成的大量的、持續性的DNA損壞以及癌變細胞,超過人體可以處理的範圍時,癌症於是產生。

至少14種癌症與吸菸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肺癌、口腔癌、食道癌、鼻咽癌、膀胱癌及大腸癌。得到肺癌的機會與吸菸的量成等比級數的變化,一個人每天吸菸半包菸(10支煙),得到肺癌的機會是不吸菸人的10倍,1包菸(20支煙)是20倍。抽煙也是導致中風與冠狀動脈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等肺部疾病的元凶。吸菸等於是一種慢性自殺,吸的越多、吸的越久死於香菸的機會就越高,依據的WHO的統計二十世紀有超過十億的人口因為吸菸而死亡。

香煙中的尼古丁(nicotine)透過類似海洛因(heroin)或古柯鹼(cocaine)的作用模式來造成菸癮,尼古丁藉由增加大腦中乙醯膽胺(acetylcholine)的濃度來產生提神與減痛的效果,但是,同時也會刺激腎上腺素及其他賀爾蒙的產生,對身體產生許多不良的作用。尼古丁成癮後的戒斷要有決心與毅力,現在臨床上,可以藉由尼古丁口唅錠、貼片或是吸入劑來減少尼古丁戒斷後的症狀,達到戒煙的目的。畢竟,吸菸是花錢卻買來身體傷害的蠢事,而且,二手煙對他人也產生相同的傷害,所以,對自己或對別人而言都沒有吸菸的道理。

後期預告:癌不癌由不得你嗎?(第二章:感染、肥胖與癌症)

癌不癌由不得你嗎?(第三章:酒精、紅肉與癌症)




Comments


©2019 by 曹昌堯醫師診療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