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武漢肺炎你該怕嗎?多了解一分病毒的來龍去脈,少一分無知的害怕。

  • 作家相片: 曹昌堯 博士
    曹昌堯 博士
  • 2020年4月2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檢疫 PNG由Sketchepedia设计 <a href="https://pngtree.com/">Pngtree.com</a>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17年台灣一整年死於肺炎的人數是12,480人,肺炎位居當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僅次於癌症與心臟疾病,而且死於肺炎的人大多數是老人及患有重大傷病和慢性病的人。細菌和病毒感染是引起肺炎的主要原因,不幸是這些會感染人類造成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菌,盤古至今,無所不在。



1. 為什麼病毒和細菌無所不在?

科學家估計地球的歷史大約有46-50億年,大約40億年前開始出現病毒35億年前或更早,開始出現生命的「共同祖先」,單一細胞生物,現在感染人類的各種細菌就是一種單一細胞生物。病毒比細菌更小,而且更早出現,所以病毒會感染細菌,嚴重時造成其死亡。隨著各種新物種的演化與誕生,這些病原菌也透過演化來適應並選擇不同的宿主,同時透過感染宿主來進行複製、繁衍。因此,基因一代、一代的傳遞,是物種生存的法則,在25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出現後也逃不開這個宿命。人類出現後,原本感染其他物種的病原菌(包括病毒、細菌等),透過不斷的基因突變來進行演化與篩檢,最終出現可以感染並存活在人類細胞的新品種,其中,病毒因為是單軌的RNA或DNA,在複製的過程中比細菌更不穩定,更容易突變產生新的品種,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就是最佳的例子。人類的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及T細胞),會對感染過的病毒及細菌產生專一的抗體和殺手型T細胞,但是碰到突變後的新品種便無法產生效應了。這次武漢肺炎是從蝙蝠身上的病毒轉變過來的變種病毒,人類碰上沒有見過的病毒,只能乖乖地接受感染了。


病毒和人類及其他物種一樣,透過基因決定外型和行為模式。人類和猴子共享90%的基因,但是和黑猩猩共享98.8%的基因;所以黑猩猩和人類的長相與生活模式比猴子更類似。冠狀病毒(coronavirus)屬於網巢病毒目(nidovirales),所以這一類的病毒都長得很像,感染人類的模式也很像。它們因為有個外套膜,所以都怕酒精、怕胃酸,裡面有一個很長的單軌RNA,在所有的 RNS病毒中,它是最長的,大約有三萬個鹼基對。


2. 武漢肺炎病毒到底從哪裡跑出來?

目前會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七種,其中有四種是一般的感冒病毒,就是:HCoV-NL63、HCoV-229E、HCoV-HKU1、及HCoV-OC43,上述四種是我們包括大人及小孩一般感冒的時候就會得到的冠狀病毒,分別屬於 α-Covs及β-CoVs,感染後死亡率約為 0.03%。另外有兩種變異的重症冠狀病毒:SARS-CoV及ME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以前稱為2012年新型冠狀病毒,2012-nCoV,兩者都造成高死亡率,約為9.6%。第七種則是最新的變異,也就是引發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死亡率介於流感與重症冠狀病毒之間,約2%,WHO最近將其正名為COVID-19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Nature雜誌發表的論文證實這隻病毒的最「近親」可能是一種雲南蝙蝠身上的病毒,叫做 Bat-CoV-RaTG13,相似度高達 96.2%。過去,我們都認為冠狀病毒演化到感染人可能要有一個中間宿主,換句話說從蝙蝠到中間宿主再到人,但是,當一個病毒上一個祖先跟它相似度達96.2%的時候,它直接從蝙蝠到感染人是可能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中間宿主。


當一個人接觸到具有人類傳染性的病毒後,會不會發病?有幾個重要的決定因素。第一:接觸的病毒數量,第二: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毒力包含病毒的多種特性,例如:黏著宿主呼吸道黏膜的能力、穿進黏膜細胞的能力、複製增生的能力、致造及分泌毒性蛋白產生傷害的能力。第三:宿主的免疫力。第一項可以透過各種防疫動作來減少感染的機會;第二項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改善,第三項可以經由疫苗注射、治療宿主的共病症來提升免疫力。


3. 為什麼有些人症狀輕微,有些人嚴重?

2019-nCoV利用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換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作為入侵人體的門(接受器。ACE2主要存在肺與氣道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 及腸上皮細胞。既然病毒進去的門是ACE2,所以ACE2在細胞表現越多的話,病毒就能找到越多的機會進到身體裡面,因此ACE2的表現或許可以跟疾病嚴重度程正比。有研究顯示抽煙的人ACE2的基因表現是比不抽煙的人高;另外在老鼠的研究,發現老鼠肺部ACE的活性,隨著年齡越來越高。或許從這些研究可以解釋抽煙的人、還有老人重症的機會較高。另外有研究指出男性華人ACE2 表現比較活躍,所以華人比較容易感染冠狀病毒、或導致死亡。


結語:2019-nCoV這支病毒會不會像某些病毒一樣,例如:帶狀皰疹病毒,變成無症狀的潛伏,當人體免疫力變差的時候再復發?或是一再突變後弱化強度,之後每年反覆再來,例如: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前者,依據同樣是冠狀病毒的SARS來看應該是不會;後者,相對於流行性感冒病毒,冠狀病毒在分裂複製時比較穩定,每年產生新變種造成大流行的機會比較低。



 
 
 

Commenti


©2019 by 曹昌堯醫師診療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